12月 2012 ~ 達瑞斯手札

工具列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不錯小說】愛上給我橡皮擦的那個女孩了

    今天來分享一.祥平君的部落格 - 新注音新聞,雖然我不懂日文也不懂ACG、同人啥的,但這位部落客文章的寫作風格很獨樹一幟,還有翻譯自日本的討論串也十分好玩,而且我覺得運用鄉民之力救救這孩子吧這篇超好笑的  XDD    (因此值得嘗試看.看.)     祥平君很多文章說是自日本討論版翻譯過來的,不知道是他本身日文很好還是正在學日文,反正經過他中文化翻譯的討論串就很有畫面感,尤其是本篇的主題【愛上給我橡皮擦的那個女孩了】,今天會介紹祥平君,也是因為一個女孩介紹了我這部小說,不過她沒有給我橡皮擦,我也沒有愛上她 (也許給個金磚,我就會愛上她了 ㄟ( ̄▽ ̄ㄟ) 。 【愛上給我橡皮擦的那個女孩了】,此系列小說是由祥平君翻譯+改編而成,不論故事在日本是否真的發生過,但這種老掉牙的故事卻往往動人心弦,即使自己年紀過了,懷抱著這種對青春的憧憬又有什麼不可以?重點是,此時此刻螢幕前面的感動啊!     為甚麼要推薦這部短篇系列小說,因為讀起來很智障很老梗卻讓人想看下去 ( ̄▽ ̄)/,沒有貶低的意思,但卻會有"噗ㄘ一笑"的感覺。作者用許多誇張的語氣和敘真般的無奈,讓讀者的腦海總是浮起許多日劇中出現的畫面,可以說借位也可以是對號入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天然呆女孩(沈佳宜?里美桑?  ,那些年逝去的青春,某個角落是否有不斷讓你回頭的身影。 劇情主要貫徹在福田與里美的愛情糾葛上,俗語說事不過三,一次是巧遇、兩次是奇蹟、三次是命運,福田和里美的相識是個緣分,離別只是叉路口,最終還是命運的羈絆讓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倒是板倉跟森君是非常棒的配角,有情有義不離不棄,腦殘卻寫出男人友情的真性情,如果沒有這兩位的個性,也許整部就缺了個風味。 「我死後可以跟你合葬在你家的祖墳好嗎?」這句話不曉得是原著還祥平君改編的,這哪是求婚詞阿,古墓派的求婚詞?...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應景篇2】聖誕女郎? 聖誕歌、聖誕樹、平安夜的由來

    我們是有文化的人,因此除了過節、吃大餐以外也要多了解些文化含義,前一篇打了聖誕節的由來,不過覺得字數夠多夠長了所以開新一篇,這篇是要寫聖誕歌、聖誕樹、平安夜的由來。 首先,1.聖誕樹的由來: 1.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後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才把蠟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後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 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人,在聖誕節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人的好意。     然而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聖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做為聖誕樹。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瑯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徵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2.平安夜的由來       平安夜因為是聖誕節的前夕,所以當然爾是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位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備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九點過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然後再由小女孩念出聖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後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聖誕老人派送聖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廳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平安夜,就像昨晚,歐美地區或基督徒的區域,都會見到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

【應景一下】今天聖誕節,讓我們一起多了解聖誕節吧

    這時候真希望還待在德國,有真正的聖誕氣氛又有聖誕假期,有好喝的啤酒可以喝(懷念),有機會還可以去聖誕老人村玩。不過我現在人在台灣,就不要懷念過去,把握當下吧,但台北今天的天氣真好 =..=     雖然說出太陽是很棒啦,不過沒有冷度就減少了點耶誕氣氛,倒是昨天的氣溫比較適合。 台灣雖然沒有國教,但也許是基督徒在台灣的人數算多,又或者是台灣愛湊熱鬧的性格使然,讓這個美麗的小島每到12/25還是歡慶著聖誕節,可惜這天沒有放假  ╮(-_-)╭     大家都在過聖誕節,也許你會在今天跟家人聚餐、跟愛人告白、跟女朋友求婚,在表面上就是個完美的日子,就連鬼島的立法院都說要在聖誕節和解,若每天都是聖誕節的話也許台灣就欣欣向榮了,雖然今天過後立法院大概又恢復本性了(╯‵□′)╯~  ╧╧. 但你知道為甚麼會有聖誕節嗎,還有這些習俗、聖誕歌曲等等又是怎麼來的,下面就讓達瑞斯來說文解惑 吧 ψ(._. )>     故事都是這樣開始的,從前~ 從前~ 在西元紀年還沒出現以前,因為(圖1)這個不知是否有本尊的傢伙,在(圖3)這樣的情況下誕生,而後來他被釘上了十字架為人類贖罪,並被大家認為很偉大所以替他建了座大雕像(圖2),因此才有了聖誕節,一切都是因為耶穌在馬槽裡面的誕生日(簡易版結束...) 正式版開始。聖誕節,是教會年曆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慶祝日。在聖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聖誕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部分基督教派別也會舉行子夜敬拜,此兩大基督教分支均會在聖誕夜有報佳音活動,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資訊整理】顏文字、網路表情符號的起源與常用符號整理大全.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地進步,網際網路儼然早已成為現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交流管道,人們透過BBS、Facebook、MSN等通訊軟體來交流、聊天,具有創意的年輕人,在網路聊天的過程中,利用簡單的英數符號創造出了能代表喜怒哀樂等動作的表情符號。     表情符號源起於,1982年匹茲堡電腦科學教授.法爾曼(Scott Fahlman)率先於大學電子報告版上使用表情符號,致使表情符號出現於網路世界。     表情符號最常見的地方就是論壇、聊天室、PTT等青少年居多的網站,在聊天室當中(或是發表文章),往往都需要快速打字,所以為了節省時間,又能達到表達的效果,而出現了表情符號,又稱「顏文字」。原本只是一種網上次文化,但隨著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簡訊的普及,已經為社會廣泛接受。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一篇文章或一段對話加上表情符號是小學生幹的事,但在我的看法中,只要用了正確的符號在關鍵的字節在對的文章,或許能產生畫龍點睛之效,反而可以讓文章更生動。 那是甚麼情形讓「顏文字」流行起來呢?           1、簡單的符號取代繁雜的文字,具有趣味性。           2、在聊天或遊戲的過程中,表情符號的使用,可以減省許多打字的時間,具有便利性。           3、越來越多生動有趣的表情符號被發明,有時符號比你的文字更有情感傳達力。           4、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化,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際網路即時通訊軟體。      5、隨著圖像表情符號的出現,成年人逐漸取代成青少年族群成為網路表情符號的最大使用者。 但網路上的表情符號何其多,在這裡達瑞斯就幫大家整理出"常用的",有些太類似的就不放了....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達瑞斯感念】把握每個片段,擴大你的視野,機會將為你創造.

前幾天看到商周的這篇文章,讓我有很深刻的體會,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2554&p=1 曾經歷過的事情讓我悟到許多東西,整篇文章中我最有感覺的一段話是:   「任何不會傷害到你自己或你周圍其他人的興趣,就去試試看吧。走出舒適區。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週末休閒都不要重複同樣的慣例,同樣的社交圈,同樣的模式。嘗試每個會讓你興奮或是害怕的事情。在此同時,任何一個你習得看似無用的技巧,或是你看到的畫面,你聽到的對話,可能都會是把你推向人生最終方向更進一步的最後一塊拼圖。」   白天你在學校(公司),晚上你待到家,如果一個人永遠在兩點一線間,終究會"哭"的。雖說我不信仰,但佛說因果,生活有時候就是過去每一個片段的連結。當你覺得自己很辛苦,當你在生活上中看似毫無理由的遭受打擊,然後你人生中沒有事情看來有道理時,或許只是因為在那時的人生舞台上一切還太早,我們還看不清楚人生的謎團,你還不知道自己何其幸運。   死於安樂,舒適圈是很舒服,不過可能造成我們從來沒有注意到,讓機會白白溜走而不自知,在還能夠的時候行動吧,直到有天我們太老,太膽小,太習慣我們那已不變化的生活,不敢去闖了,你不會還有遺憾。   不論商周文章本身的寓意為何,在這裡我只想說,只要不會傷害到人,嘗試一下又何仿。Darius say: You Never try , You Never know. 走出去吧,當你把窗關起來,你還是可以開門,接觸不同的事物,隨機認識不同的人,換一個環境、換一個位子、換一群朋友,也許就會換個未來。不是世界不夠大,而是我們放不下,放下許多自以...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達瑞斯觀察】你錯過了多少訊息,Facebook 其他收件匣的分類功能,你知道嗎?!

    這個事件是因為我之前與其他部落客聯絡時發現的,也讓我驚覺到知道這'功能'(?的人好像很少,大家都知道Facebook有很方便的訊息功能,不論是'人對人'or'人對粉絲團'(有開放訊息的話) 都可以像免費簡訊般互相關心,不過好像很少人知道Facebook的收件匣有分類?!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可以在下方幫忙留言,留言說在看完此文章之前是否知道這些功能.       主題開始: 下方的圖示大家都熟悉的FB訊息介面,我在塗上標註了1.2.3. 因為這是3項不同的功能,尤其 1 是發起此篇的主因,因為我問了很多人,大家都不曉得有 1 這項功能。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跟別人講好要用FB傳訊息給你,結果被放鳥的經驗,放鳥的罪魁禍首想當然是你朋友? 其實不一定,有時可能Facebook本身是犯人,因為Facebook有時會發生些奇怪的小錯誤,或者是他真的發了訊息,只是被FB歸到「其他」類的訊息裡,而你又沒注意到。 大家仔細看上圖,在收件匣的右邊有一個淺灰色的"其他"兩字,就是這東西害你被放鳥。 (編號1)「其他」就像你平常用的信箱可以分類資料夾一樣,不過這是內建的,無法去改名也沒法刪除,這個「其他」的收件匣其實是個舊功能了,Facebook 很貼心的把它認為不太重要的專頁事件訊息或是你鮮少聯繫的聯絡人訊息都集中在這個資料夾中。 因為裡面的訊息不太重要,Facebook 使用者也被教育成很習慣的忽略它,但其實有時被歸納到「其他」收件匣的訊息,可能是十分重要的訊息。 不太重要的訊息一般都是廣告、遊戲類的訊息才會被丟進去,但若你與別人在FB上未建立好友關係,有時你們要聯絡的訊息也會被歸類到裡面。在國外,就曾有一名記者的筆電丟失了,但是他是過了好久才在「其他」收件匣中看到了一封拾獲他筆電的人寄給他的訊息......

Twitter Plurk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Web Hosting Blue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