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2013 ~ 達瑞斯手札

工具列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嗆辣】辣椒、吃辣也有一套學問一套方法。

  辣椒如此開胃下飯,但有報導稱,研究發現辣椒可能導致胃癌,最好拒絕這辛辣的味道。 但也有人說,科學家研究出來了,辣椒是癌症的天敵,多吃辣椒可以防治癌症。 辣椒,到底是致癌還是治癌呢? 有方說辣椒能抗癌的觀點:   有細胞實驗表明胃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容易被辣椒素誘導凋亡,且辣椒素還能引起人結腸癌細胞的凋亡。另外我們總是被叮囑少吃辛辣的東西,特別是胃腸功能不好的時候更要忌辣,但有研究顯示辣椒素能夠保護胃粘膜,並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治療胃潰瘍。 反方辣椒會致癌觀點:   1994年《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報導了墨西哥的一組研究人員與1989-1990年間在墨西哥城所做的“病例-調查”研究,統計結果表明吃紅辣椒的人比不吃辣椒的人患胃癌的風險高。2006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Nuray Erin,等人確認了辣椒素導致乳腺癌細胞一些基因的表達量下降,而這些基因全部與細胞的生長、增殖和癌症的進展有關,因此,他們認為辣椒素通過減少與鼠乳腺癌細胞凋亡有關基因的表達,增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 結論:致癌還是抗癌?   醫學界也尚無定論。   而辣椒到底能夠抗癌還是會導致癌症,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論,研究者們不僅一直沒能對辣椒素與癌症的關係得出明確的結論,甚至對同一種癌症的作用,也存有爭議。對於辣椒素到底是能夠致癌還是治癌,抑或輔致癌,科學界還沒有統一的結論,而且這些細胞或動物實驗的結果還不能直接等同於臨床實驗,我們並不能據此斷定平時吃辣椒會導致癌症或治療癌症。所以,沒必要因為這些研究就拒絕或是多吃辣椒。 其實辣椒是否致癌並不重要,我們身邊已經有了太多的致癌物質,從食物、空氣到水,也不缺辣椒這一個。但關鍵的是,我們應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體檢,有智慧的生活,就可以輕鬆遠離癌症,如此一來,再多的致癌風險我們也不害怕。  雖然達瑞斯喜歡吃到中辣而已,但怎麼吃辣椒更健康,還是要分享些吃辣椒的招數: 1、辣椒最好煮熟了再吃: 辣椒有乾辣椒、鮮辣椒、醃辣椒甚至辣椒酥餅乾等種類,雖然吃新鮮的生辣椒更好,因為其中的營養素更為豐富。不過,生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可能對口腔和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建議還是煮熟了再吃,因為加熱後,對胃腸的刺激就會降低,保腸胃啦。 2、解辣降火食物搭配法: 麻辣鍋雖然過癮,吃多卻了也讓人承受不了,那如何消除口中的辣感,其實方法有許多種, 比如:多吃甜和酸的食物,甜能遮蓋並干擾辣味,酸可以中和鹼性的辣椒素。 而覺得太辣的話,加點醋、喝碗冰涼的甜飲料(黑松沙士?...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統一發票】民國102年 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

民國102年 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                                      對發票小技巧:1. 按不同類型的發票整理好並擺同向                                                                  2. 同類的發票拿在一起數鈔票                                                                  3. 只對尾數,尾數有中再往前對                    ...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社會觀點】中國筆談 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中國的「新周刊」是一本對社會潮流動態有高度敏感的期刊,它開創多種全新傳媒報導模式,「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中國人民心中,是中國期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誌之一。同時,「新周刊」享有傳媒界「話題發源地」的美譽。     最近新周刊的主筆(總編輯) 肖鋒,寫下的《臺灣人這麼說這麼做》是一篇廣泛流傳在海內外華人圈,引發強大共鳴的一篇臺灣見聞,這篇文章主要是以政治、文化、人民三分面來看,其他臺灣不好的點,最近社為新聞很多等問題不在此討論。 究竟臺灣人為什麼不願談兩岸統獨與人民身分,國民黨跟民進黨都說不清楚的事,竟藉由一個大陸週刊的主筆竟然能說的這麼清楚又易懂,並且角度也滿公正的,耐心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以下文章轉載自『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肖鋒╱ 廣州.《新週刊》總主筆. ----------------------《臺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在台灣找中國,你能感悟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我們與他們,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 不少陸客初看臺灣會有些心理落差。台灣怎麼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 台灣不是用看的,台灣是要細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我們過往所瞭解的中國,只是一半,另一半在台灣,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 他們跟我們一樣,他們跟我們又不一樣,太不一樣了。 他們的「愛」是有心的,他們的「親」是相見的,他們的「義」中是有我的,他們的「廟」是經常朝拜的。 中國漢字是我們與古人交流的密碼。密碼不失,方能傳承。他們的書店是有主張的,堅守在黃金地理位置。逛書店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短暫的藝術】海邊的麥田圈,掌握當下的藝術

什麼!  海邊竟然出現麥田圈!   外星人又來劃地盤了嗎!!?          不,如果這麼想你就錯了!  這是藝術家 Tony Plant 在20年間持續創作出獨特的海景藝術,他只用了一支耙子和一雙靈巧的手在退潮的沙灘上留下短暫的印記,創作這些幾何圖形的作品要花費數小時,只有攀上海邊的峭壁頂部,你才可以看見作品的全貌,但這美麗的圖騰很快就被潮水給沖刷掉。     在沙灘上「耙」出令人驚嘆的圖案,過程中還得一邊跟時間賽跑,以免漲潮毀了這幅畫。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孤獨老人所以閒閒沒事,他是來自康沃爾紐基的 Tony Plant ,今年50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那究竟為甚麼 Tony Plant 要花那麼多時間在下一秒就會被沖刷掉的沙灘藝術? Plant說:“我熱愛這種跟自然風光互動的創作方式。我的作品基於不同地方帶給我的靈感。這是你在任何地方進行創作的首要條件。這麼長的時間裡,我自己是這些作品的唯一觀眾。我認為藝術是樸素的東西。它們是短暫的,作品存在的理由是為了讓它跟風景一樣時刻變化著。” 達瑞斯將它解讀為: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要學著欣賞不同的世界,自己做為唯一的觀眾並不孤獨,因為這是他抓住時間角落的方式。   而,你,用甚麼方法掌握當下的風景呢?        若你想親身去欣賞這些傑作的話,請去位在康沃爾海岸的 Watergate Bay、Bedruthan Steps 和     the Great Western Beach 的沙灘上,並且站上附近山巔上,你將有擁有最好的視野與效果。 最後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創作的過程影片吧...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FB搜尋工具】QSearch 幫你快速搜尋 Facebook 的塗鴉牆內容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好用工具是國內有一個小型團隊開發的「QSearch」,讓使用者能迅速搜尋自己 Facebook 塗鴉牆分享過的資料。目前 QSearch 除了 Chrome extension(擴充功能)版本,也有 Firefox Add-on(擴充套件),以及網頁版登入的 FB 應用程式。   明明記得自己幾個月前曾經在 Facebook 分享過一篇文章、貼過一段影片,卻怎樣也找不到嗎?在Facebook上找尋以前發過的文字、圖片等等資訊,是現在FB使用者的的困擾之一,因為FB沒有搜索欄可以搜尋自己塗鴉牆上的內容,除非你是用私人訊息發送。     雖然 Facebook 改版後已經用 時間軸(Timeline)↓↓,按照年、月將你po過的文章整理,也許你一時興起想找去年情人節告白的圖片、找朋友偷罵人的文字等,但真要找起東西還是很不方便,而 Facebook 之前推出的 Graph Search 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朋友一多,想找些訊息真是大海撈針阿。 真是太感謝QSearch可以即時搜尋過往的文章內容,讓我們可以勾選想要搜尋的內容類型(文字、圖片、影片、地點等)直接搜尋,而且範圍不僅僅是自己的塗鴉牆,朋友和粉絲團的塗鴉牆內容也可以搜尋,真的非常方便,自己用看看吧。(不過做虧心事的時候請用代名詞,小心被朋友關鍵字搜尋喔 (._.) ...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肌膚保養】美肌5大關鍵,食補勝過醫美,身體必補10類營養素

    21世紀不管是女性或男性都開始注重保養,保養產業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像,可能不是美醜,而是妳身上最大的區塊「肌膚」, 從頭皮到腳跟的肌膚都是養顏美容最重要的課題。 維持美肌的5大關鍵,分別是美白、抗老抗皺、控油除痘、保濕與氣血紅潤,然而除了做好防曬外,保養終是要從體內做起,肌膚對抗各種的傷害,第一層就是防曬檔紫外線侵襲,第二層是日常保養與清潔,但回到根本,肌膚是身體健康的外在顯現,因此有好的內在才有好的外在,肌膚的體內保養可多從食物中獲取10類營養素,擁有亮麗肌膚不再遙不可及。 ▲ 蘋果中富含蘋果多酚、維他命C等營養, 能有效抗氧化,幫助肌膚保持白皙亮麗。    隨著年齡增長與紫外線照射,肌膚會逐漸產生細紋、暗斑、黑色素等,讓外表看起來越顯老態。除了防曬抵抗日光中紫外線對肌膚的威脅,適時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蘋果多酚、核酸、米蛋白、牛蒡菊糖、花青素、鐵、葉酸等,對維持亮麗肌膚都相當有幫助。但要如何補充,吃啥,哪類營養素又有哪些功用,分別如下: 【美白:維生素C、蘋果多酚、作弊】     要美白先了解黑色素的形成,黑色素其實是一種蛋白質,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它們存在於皮膚基底層的細胞中間,此時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色素,而是一種叫“黑色素原生物質”的物質,也叫做“色素母細胞”。色素母細胞分泌麥拉寧色素,當紫外線(B波、A波)照射到皮膚上(B波即UVB作用於皮膚基底層,而A波更厲害,作用於皮膚的真皮層),肌膚就會處於“自我防護”的狀態,藉由紫外線刺激麥拉寧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來保護我們的皮膚細胞。酪氨酸酶與血液中的酪氨酸反應,生成一種叫“多巴”的物質。多巴其實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經酪氨酸氧化而成,釋放出黑色素。黑色素又經由細胞代謝的層層移動,到了肌膚表皮層形成雀斑、曬斑、黑斑等形狀!  ...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圓桌拼圖】敲碎框架缺片的拼圖也可以創造另一種美

    花了無數時間和眼力,最後成功完成一個拼圖,尤其是幾千張拼圖起跳的,那種成就感真的是無可比擬,但是有時是到最後實在心力交瘁氣力放盡,尤其是拚好了99%,卻總是有一兩塊拼圖不見整個殘念.... 當看著一幅清明上河圖中間的小橋不見時,除了悲劇以外也已經失去拼圖的樂趣時,那些還散落一旁,其他福甚至同一幅的拼圖該怎麼辦呢?這時總有櫻櫻美代子的設計師會跳出來,將看似殘缺的世界重新捏塑成藝術品。     最近有位英國傢俱設計師 Rupert McKelvie 將殘缺的拼圖想了個新生的方法,他把這些拼圖的一片片碎片給通通"黏"在一起,最後變成了一張桌子!!! 這位傢俱設計師 Rupert McKelvie在去年買了一個5000片的拼圖回來挑戰,但是拚到最後他發現他弄丟了好幾片拼圖,導致這變成一個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使這位設計師一度沮喪到不行,不過最後,當他盯著撒滿地的拼圖的時候,他決定打破常規框架,把這些拼圖給「拼」出另外一種成果,最後將那永遠不完整的5000片拼圖所拼成,一張高60公分的精美拼圖桌。 他一定是想告訴我們,生活無處不設計,敲破框架皆新生,看來他也玩上癮,檯燈柱都出現了 +_+ 更多的設計歡迎參觀 Rupert McKelvie 的部落格 (圖片來源Rupert McKelvie 的部落格...

Twitter Plurk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Web Hosting Blue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