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列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嗆辣】辣椒、吃辣也有一套學問一套方法。


  辣椒如此開胃下飯,但有報導稱,研究發現辣椒可能導致胃癌,最好拒絕這辛辣的味道。
但也有人說,科學家研究出來了,辣椒是癌症的天敵,多吃辣椒可以防治癌症。
辣椒,到底是致癌還是治癌呢?
有方說辣椒能抗癌的觀點:

  有細胞實驗表明胃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容易被辣椒素誘導凋亡,且辣椒素還能引起人結腸癌細胞的凋亡。另外我們總是被叮囑少吃辛辣的東西,特別是胃腸功能不好的時候更要忌辣,但有研究顯示辣椒素能夠保護胃粘膜,並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治療胃潰瘍。

反方辣椒會致癌觀點:

  1994年《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報導了墨西哥的一組研究人員與1989-1990年間在墨西哥城所做的“病例-調查”研究,統計結果表明吃紅辣椒的人比不吃辣椒的人患胃癌的風險高。2006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Nuray Erin,等人確認了辣椒素導致乳腺癌細胞一些基因的表達量下降,而這些基因全部與細胞的生長、增殖和癌症的進展有關,因此,他們認為辣椒素通過減少與鼠乳腺癌細胞凋亡有關基因的表達,增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

結論:致癌還是抗癌?   醫學界也尚無定論。

  而辣椒到底能夠抗癌還是會導致癌症,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論,研究者們不僅一直沒能對辣椒素與癌症的關係得出明確的結論,甚至對同一種癌症的作用,也存有爭議。對於辣椒素到底是能夠致癌還是治癌,抑或輔致癌,科學界還沒有統一的結論,而且這些細胞或動物實驗的結果還不能直接等同於臨床實驗,我們並不能據此斷定平時吃辣椒會導致癌症或治療癌症。所以,沒必要因為這些研究就拒絕或是多吃辣椒。

其實辣椒是否致癌並不重要,我們身邊已經有了太多的致癌物質,從食物、空氣到水,也不缺辣椒這一個。但關鍵的是,我們應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體檢,有智慧的生活,就可以輕鬆遠離癌症,如此一來,再多的致癌風險我們也不害怕。

 雖然達瑞斯喜歡吃到中辣而已,但怎麼吃辣椒更健康,還是要分享些吃辣椒的招數:

1、辣椒最好煮熟了再吃:

辣椒有乾辣椒、鮮辣椒、醃辣椒甚至辣椒酥餅乾等種類,雖然吃新鮮的生辣椒更好,因為其中的營養素更為豐富。不過,生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可能對口腔和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建議還是煮熟了再吃,因為加熱後,對胃腸的刺激就會降低,保腸胃啦。

2、解辣降火食物搭配法:

麻辣鍋雖然過癮,吃多卻了也讓人承受不了,那如何消除口中的辣感,其實方法有許多種,
比如:多吃甜和酸的食物,甜能遮蓋並干擾辣味,酸可以中和鹼性的辣椒素。

而覺得太辣的話,加點醋、喝碗冰涼的甜飲料(黑松沙士? 、吃冰涼的水果都很有用。

如果是在家做辣菜,要儘量選降燥熱的食物來搭配,如鴨肉、蝦、鯽魚、苦瓜、絲瓜、黃瓜等,也可以煮點清涼的綠豆粥來消消火。

3、吃辣椒加點酸:

從口味上來說,辣椒還有麻辣、酸辣、芥辣之分。麻辣中加入了花椒的辛熱,更容易上火,要少吃。而酸辣中的醋有解毒作用減少上火幾率,所以泰式酸辣菜才可以美味又好吃可以去吃到飽(無誤!

4、體質:

對於辣椒,由於個人體質不同,能承受的程度也不相同。若常手腳冰涼、容易貧血的人可適當多吃。但有胃潰瘍、食道炎、痔瘡的人,及經常便秘、長痤瘡者要少吃,避免適得其反。

下次朋友約吃麻辣鍋時,記得要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多辣多健康喔。

最後小知識: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為,特立尼達蠍子壯漢T辣椒(Trinidad-Scorpion-Butch-T-pepper),
辣度達1,460,000(SHU)。
辣椒的排名:http://ppt.cc/F2Ed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統一發票】民國102年 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


民國102年 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

                                     對發票小技巧:1. 按不同類型的發票整理好並擺同向
                                                                 2. 同類的發票拿在一起數鈔票
                                                                 3. 只對尾數,尾數有中再往前對
                                                                 4. 一卷在手希望無窮
                                                                (此次尾數剛好,  5 .6 .7 .8)

統一發票中獎號碼頭獎資料來源:財政部 http://www.ppmof.gov.tw/invoice_detail.asp?file_id=3726
統一發票中獎號碼2獎
統一發票中獎號碼3獎
統一發票中獎號碼4獎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社會觀點】中國筆談 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中國的「新周刊」是一本對社會潮流動態有高度敏感的期刊,它開創多種全新傳媒報導模式,「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中國人民心中,是中國期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誌之一。同時,「新周刊」享有傳媒界「話題發源地」的美譽。
    最近新周刊的主筆(總編輯) 肖鋒,寫下的《臺灣人這麼說這麼做》是一篇廣泛流傳在海內外華人圈,引發強大共鳴的一篇臺灣見聞,這篇文章主要是以政治、文化、人民三分面來看,其他臺灣不好的點,最近社為新聞很多等問題不在此討論。

究竟臺灣人為什麼不願談兩岸統獨與人民身分,國民黨跟民進黨都說不清楚的事,竟藉由一個大陸週刊的主筆竟然能說的這麼清楚又易懂,並且角度也滿公正的,耐心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以下文章轉載自『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肖鋒╱ 廣州.《新週刊》總主筆.

----------------------《臺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在台灣找中國,你能感悟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我們與他們,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
不少陸客初看臺灣會有些心理落差。台灣怎麼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 台灣不是用看的,台灣是要細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我們過往所瞭解的中國,只是一半,另一半在台灣,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

他們跟我們一樣,他們跟我們又不一樣,太不一樣了。

他們的「愛」是有心的,他們的「親」是相見的,他們的「義」中是有我的,他們的「廟」是經常朝拜的。 中國漢字是我們與古人交流的密碼。密碼不失,方能傳承。他們的書店是有主張的,堅守在黃金地理位置。逛書店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 種態度。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只會淪為低智商社會。

他們以忠孝仁義命名道路。台灣的路名很中國,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大陸路名很革命。路不只通東西南北,也通古今。東西主幹叫忠孝路,南北縱橫叫復興路(臺北);還有仁一路、信二路、義三路、愛四路(基隆);或者一心路、二聖路、三多 路、四維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高雄)。

他們的機場翻修,會一步一個道歉啟事。謙恭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公權更應如此。
人臉是城市最細緻的風景線。台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斂。他們會熱心為陌生人指路,
新一代甚至會拿出手機,耐心為你google,將地圖解釋給你看。
中華民族以助人為樂,美德有傳。

他們一般不拒絕你借電話;迷路了員警不拒絕開車送你;你不買東西不會嫌棄你,會說 「謝謝,歡迎下次再來」;臨行前被告知,大陸砍價殺一半的作法在台行不通,且會招致鄙視。
通常,他們不認同討價還價,減半還價更是拒絕,買賣誠心、童叟無欺本是中國人的從商傳統。
他們仍把「小姐」當禮貌的稱呼,而「老師」是極令人尊敬的稱謂。

他們宣導獻愛心、捐發票。
發票定期搖獎,既監督商家納稅,同時又救助老弱。
他們的旅館裡會擺放佛教聖典、聖經、大師語錄,各種信仰和諧共處。
什麼是和諧社會?這就是和諧社會。

他們的小吃攤有幾十年歷史,並不因城管掃蕩一空。小吃攤是城市一道誘人的風景線。
友善是台灣人的關鍵字。友善不是靠標語,也裝不出來,不是面子,而是裡子。
他們仍保持裏長、鄰長的設置,居民一有矛盾或問題,先靠傳統的辦法協調。
中國式友善是鄉土社會出發,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中華民族的裡子是鄉土中國。

台灣最值得你推薦的是什麼?
導遊說是人情文化
真準,此兩物大陸最缺。

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面上,卻寫在人臉上...
『為什麼在跟臺灣人交流時, 總覺得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呢?』
『為什麼說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時,他們會生氣?』
『為什麼臺灣人這麼不喜歡中國啊?』

相信這是每位與臺灣交流過的大陸人民對『大部分』臺灣人的印象,並且深深感到怎麼臺灣人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呢?跟課本裡說的『我們與臺灣同胞血脈相連』大相逕庭。

這之間的認知差異,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臺灣人不認同『中國』,即便原本二十年前大多數臺灣人還是自認為是中國人,這之間變化的原因,本文將試著以多方角度解釋為何臺灣人自我認同的發生劇烈變化。

但我們要先認清楚一個相當重要但不好理解的概念,就是這種認同上的轉變不能與台獨劃上等號,這不是等價的。

前言:臺灣人原本的認同

 每個在國民黨威權時代 (1945~1980末期)的臺灣唸過小學的同學,都對小學用的制式作業本非常有印象,畢竟陪伴了每位小朋友六年的時光。但以現代審美觀點來看,當時的作業簿可以說用『俗氣』兩個字來形容。

不過小孩子總是傻裡傻氣的,對這難看的作業本也分不出美醜。而這作業簿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作業本的封底上,印有兩行字:『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於是為了要滿足某些政治上的目的,因此黨國教育與宣傳系統對臺灣人民大舉宣傳,臺灣人是中國人的『政治術語』。在那威權的時代,統治者說一就一,說二就二,沒有人質疑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反而大家認為堂堂正正的人就是中國人,所以我就要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中國人。

同樣的,威權的教育系統告訴我們,大陸的同胞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必須反攻回去才能解救受苦受難的大陸同胞,但沒人質疑大陸人為什麼是同胞這件事情,反而會想到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就是中國人,對岸的大陸同胞也是中國人;我們在偉大的蔣總統領導下生活富足又安樂,大陸同胞則被萬惡的共匪荼毒。基於"同胞愛",我們必須 去解救大陸同胞。

因此在過去,臺灣幾乎不存在認同問題,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有中國人的身份,而且認識大陸的方式都是藉由政府的宣傳,而非親身體驗。又加上當時的冷戰背景,1970年代前國際上普遍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於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個觀念是牢不可破的。

但這畢竟是威權時代,隨著1980年代末期臺灣的民主化運動蓬勃發展以及兩岸之間的互動,造成了臺灣人的自我認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臺灣陸委會委託臺灣國立政治大學選局研究中心調查臺灣人民自我認同研究,計畫已經持續了近 20年,是臺灣針對同一議題不同時間的民意調查最具權威的一份資料,根據這張由調研結果繪製的圖表透 漏了驚人的變化。

從1992年起:『認為我只是中國人的臺灣人民,已經從1992年的25.5%下降到 2011年4.1%,剩下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
認為我只是臺灣人的臺灣人民從1992年的27.6%,上升到2011年的54.2%,比率成長了三倍,
認為自己僅是臺灣人的臺灣人民,已經超過臺灣人口比率的一半。而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也在逐漸減少中。』
圖片來源:臺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 研究中心資料庫

有一派論點認為:1990年代後,臺灣由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執行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導致臺灣人認同發生改變。這論點非常不牢靠,因為臺灣人改變認同的比例變動相當大,遠遠超過當時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也就是說有非常多受過正統『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教育的中老年人改變了他們的自我認同,理論上他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去中國化政策就能改變。

凡事出必有因,在此先提出一個觀察的角度切入問題:為什麼臺灣人不認同『中國』呢?

1.  中國象徵意義的改變與昧於事實的政治觀念

由於1970年代,美國逐漸改變冷戰策略,改變策略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同圍堵蘇聯,導致原本較為孤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於是中華民國這個稱號逐漸得不到世界的認同。

 因此在這大前提下『中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等式逐漸得到大部分國家認同。又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昧於事實,宣傳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隱含著中華民國不准出現在國際舞臺上,這種不讓臺灣也是中國(中華民國)的態度,意味著也不讓台灣人稱做中華民國國民,所以對臺灣人來說就出現這樣的疑惑:『如果中國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意味著中國人 ≠ 中華民國國民),那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所以我是中國人嗎?』

在這邏輯下,臺灣人覺得大陸人搶了中國的名號。也讓臺灣人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詢問: 『你是中國人嗎?』時,自然認為大陸人指的中國人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自己又不是拿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因此就會回答:『我不是中國人。』

也就是因為為了避免被混淆,生活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區隔,於是採用臺灣當作他的招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昧於事實 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政治態度,直接否決臺灣人的存在感,硬把臺灣人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對臺灣人民相當不尊重,造成臺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的反感,因此影響了臺灣人的認同。

2.  中國人不把臺灣人當中國人看
一連串不得臺灣民心的政策與事件。除了中國的象徵意義的改變與昧於事實的政治觀念外,這裡我們談到海峽兩岸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些事件降低了臺灣人對『中國』的好感,影響了臺灣人的自我認同,以下我們按照時間次序排列。

《開放大陸觀光》
    隨著臺灣人反抗蔣氏威權政府,1980年代末期臺灣的政治環境逐漸寬鬆。隨著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過去只能透過政府才能認識大陸,而現在能親眼見到。由於當時海峽兩岸歷經四十年的分治,已有非常大的差異。但因為只有少數臺灣人去大陸觀光,因此觀光所造成的影響在那時候不大,但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台灣人對大陸的瞭解越深,對大陸越沒有認同感。

之後在1989春夏的那場騷動,共和國的決策讓臺灣人開始有了「自己跟中國人不一樣」的想法,這個想法雖小,但是所造成的結果卻相當巨大。因為在約莫半年後,臺灣發生了一樣的事情,臺灣學生萬人聚集在中正紀念堂要求政府政治改革,只是不同於大陸,臺灣領導李登輝接受了學生的要求,之後大刀闊斧的實施民主化,從此專制威權不再,臺灣與中國便在90年代初期走向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而這條道路影響了臺灣的社會文化與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紮紮實實地改變臺灣。

所以在臺灣人的眼中,臺灣已經順應了冷戰結束的潮流,可是大陸呢? 因此我們可以用以下觀點理解臺灣人的視角:大陸人看朝鮮人的感覺,認為朝鮮還活在過去中國文革那年代,對他們物質貧乏饑荒不斷卻又精神生活飽足而感到不可思議與悲憫;同樣的臺灣人看大陸人,就覺得大陸人還活在過去臺灣專制威權的年代,物質富足但生活卻處處充滿不公與暴力,同樣感到感到不可思議與悲憫。

大陸人覺得朝鮮人跟自己不一 樣;同樣的臺灣人也覺得自己跟大陸人不一樣。

《千島湖事件》
1994年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的首次低於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率,那是因為那年發生了《千島湖事件》。
 關於千島湖事件,我們先用類似的事情來模擬。
2011年7月浙江溫州兩輛動車在暴雨中追撞,官方說四十人死亡,事故原因眾說紛紜。官方的處理態度讓人無語,如出事後趕緊搶通道路甚至在車廂未確認是否還有受難者就將事故列車解體後就地掩埋,在出事後馬上對傷者提出賠償,令人很難不聯想到鐵道部想息事寧人。人民對官方報導的傷亡人數深感不信任。至於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一句:『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更讓人異常憤怒。

如果你是中國人,看到政府的處理態度你會認同他嗎?如果你對這件事情感到悲憤的話就能理解千島湖事件為什麼能對臺灣人的自我認同有這麼大的影響。千島湖事件簡單說就是一群臺灣旅客去浙江千島湖遊玩,結果不知道遇到什麼什麼事情,整船的人全部消失,找到的時候船已經被焚燒,遊客與船員全部死亡。

一開始的官方說法是發生火災,但死者家屬見到親人屍體時卻發現僅有上半身碳化,下半身卻無明顯燒傷,船上彈痕纍纍,死者行李全部消失,火災導致船難傷亡的說法遭到嚴重質疑。

 但浙江省政府隨後的處置方式令人乍舌,不僅禁止臺灣媒體與受難者家屬上船拍照,還派大量人員將受難者家屬軟禁在旅社中控制行動,浙江省副省長在與受難者家屬開會時,受難者家屬要求帶屍體回臺灣,浙江省副省長竟然一副愛理不理,彷彿與受難者家屬談條件是污辱自己人格,於是脫口說出『沒辦法再和你們這些家屬談下去了』,後來浙江省政府發現火災事故不能平息臺灣 的疑惑,於是宣佈抓到三位搶船的犯人 速審宣判後便槍斃,浙江省雖提供官方說法,但沒人信,事情的真相也沒人知道。

對那時處在政治風氣急速變化的臺灣人民來說,共和國政府官員一副咄咄逼人,他就是真理的樣子,完全跟當時臺灣官員不是同一個層次。於是千島湖事件,成為臺灣邁入新聞自由後,全島人民頭一次親身見識到共和國政府一副你能拿他怎樣的態度,對比當時的臺灣環境,臺灣簡直是天堂。在千島湖事件後,如果你是臺灣人,你會認同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嗎?

《飛彈危機》
如果美國因為中國人認為無關緊要的事情,宣佈在上海與廣州外海50公里處宣佈禁區舉行飛彈試射,禁止船隻通行。 然後CNN天天播放美軍軍事演習影片,一副要對中國宣戰的樣子。你是中國人,你會不會對耀武揚威的美國反感呢?

因為在1995年臺灣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以及預計在1996年舉辦第一次中華民國總統"直選"(人民直接選總統,一人一票普選)。
在共和國認知這些行為就是搞台獨,於是共和國企圖幹擾臺灣這次的總統選舉,於是就在95、96年舉行了兩次飛彈試射,飛彈點著在臺灣兩大港口高雄港以及基隆港外海,解放軍於同時間進行無數次的軍事演習,對臺灣進行『文攻武嚇』。

那時候CCTV天天撥放軍事 演習新聞片段,營造一副即將攻打臺灣的情景。
當時臺灣軍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各國已準備自臺灣撤僑。對臺灣人來說,臺灣人只是選個總統而已,中國的反應就如此激烈。所以臺灣人的反應就是:中國就是一個侵略者。因為在共和國政府的宣傳裡,常常說一句話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可是95、96年中國政府的 軍事反應來看,中國政府明顯並不把臺灣人當作是自己同胞來看待,就是因為自己不是中國人所以共和國政府才如此的對待。也因為那年共和國政府的大動作,造成臺灣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大大加深自我身份認同的轉變,也導致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李登輝的大勝。

《921大地震》
之後1999年,臺灣發生近年來最大的地震-921大地震,造成兩千多人死亡,十餘萬戶房屋 損毀,是臺灣近年來傷亡最大的天然災害。當時國際紛紛對臺灣伸出援 手,但北京政府聲稱國際救援物資以及捐款必須交由北京政府統籌,各國救難隊需要北京政府允許才可以進入臺灣,並且多方延誤外國救援團體來台以及擅自代表臺灣人民向各國致謝。這些中國政府的作為,臺灣人民是看在眼裡,怨念在心裡。

《SARS非典疫情》
2003年SARS(非典) 疫情擴散,由於中國掩蓋非典在廣東的疫情,直到擴散鄰國後才向各 國道歉。但隨著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臺灣也成為非典疫區,由於臺灣不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內,無法接收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此臺灣決定申請加入世衛組織。

但此舉遭中國強烈反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世衛大會中發表:『(對於邀請臺灣加入世衛組織)於法不符,於理不容,於情不合。』會後臺灣記者向中國代表團詢問說:『你聽到臺灣兩千萬人民的需要嗎?』中國官員沙祖康堅硬表示:『早就該拒絕了』,之後沙祖康更說出『誰理你們』這四個字。

非典對臺灣來說,是個全民危機,但中國政府在這次災害的表現嚴重失常,根本沒把臺灣人民當「人」看,尤其是當這個新聞在臺灣播放時,大大傷害臺灣人民的情感,對臺灣身份認同影響相當大。所以臺灣人民常常說,其實民進黨的最佳助選員就是最反對民進黨的中國共產黨。

除此之外,中國對臺灣人的在大陸的生活政策也令臺灣人覺得自己在中國被視作是外國人。如在 2003年前,共和國遊樂區的門票是屬於雙軌制,也就是說中國人買較便宜的票,外國人買的是比中國人貴幾倍甚至是十倍以上的票。臺灣人一定得買外國人買的票,買中國人的票還被要求重新購票。

再來是中國人對外國人進入西藏有額外的管制,必須申請入藏旅遊確認函(入藏證、入藏函)通過 後才能進入西藏,但共和國的規定就是臺灣人與所有持有非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外國人一樣,要進入西藏必須先申請入藏函,重點是港澳人士不用申請。

就以我個人經驗來看,有一次 參與北京某團體的聚會,在北京成府路上的萬聖書店舉辦,其中一位參與的同學是臺灣人,而他是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那時因為時間已經太晚,肯定會因為門禁回不去宿舍,因此舉辦單位就幫他訂了一間在萬聖書店旁的旅社。因為活動辦得很晚,超過十二點了,在中國住宿都要登記身份證,台灣同胞因為沒有身份證是拿著臺胞證入宿。可是當櫃檯人員看到那位臺灣同學拿著臺胞證時,就表明過了12點外國人不可以入住。

接待的人大同學就很生氣,說哪有這種規定!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理由都出來了。可是櫃檯人員就是一句話說:『臺灣人就是外國人,你自己去問北京市公安,他們就是這樣規定,過十二點我們不收外國人。』然後要求我們離開旅社。

同行的一位大陸同學感嘆地說:難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臺灣人來大陸,『藍的會變綠的,綠的會變成深綠。』 所以在共和國的身體力行下,告知臺灣人一個明確的訊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於是國民黨四十年的洗腦教育就被完全抵消,這也是共產黨令人欽佩的地方。

雖然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在陳水扁執政下(2000~2008),因為陳水扁刻意營造臺灣主體意識造成臺灣人的反感,自我認同的比率沒有明顯增加。但在2008年後,隨著馬英九政府的親中政策開始實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已呈現一去不復返潮流,馬英九再怎樣努力也無法阻擋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認同了。

共和國政府又推波助瀾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宣稱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省份。對臺灣人民來說,這是中國在公開說謊。而且共和國的對台政策,就是消滅中華民國政權,意圖破壞臺灣人民的生活,在這樣的疑慮下,臺灣人怎會對『中國』有好感呢?

我想一定有人問,為什麼我不提中國對臺灣的好呢?因為從人性角度,人本來就比較容易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壞,比較不容易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就像是現在大部份的中國人一談到美國與日本,便會聯想到美國帝國主義以及日本在二戰的侵略,而自動忽視美國在二戰時對中國的援助,以及現代科技的發明與日本戰後給予中國的開發貸款以及各方面的無償援助。

而且,如果你是位男生,你想追求一位美好的女孩,你千方百計去討好他,可是你卻又常常對他拳打腳踢,你覺得你會追到那位女孩嗎?

中國常常義正嚴詞的要求其他 國家『不要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如果中國還認為臺灣人民是中國人的話,可不可以請中國不要再傷害自己人民的感情呢?

3.  臺灣人在文化上找不到認同 
要讓臺灣人認為臺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臺灣人覺得自己的文化和中國大陸現有的文化相同。但由於兩岸分隔60年,兩岸人民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社會風氣下,因此兩岸文化的演繹、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兩岸呈現極大的差異,而這差異讓臺灣人感受到臺灣與中國的不同。

在文化演繹的部分,海峽兩岸自1949年後經歷不同的政治制度與各自發生的歷史事件,使原本屬於中華文化圈的大陸與臺灣出現不同演化,如簡體字與繁體字的使用已使海峽兩岸字典出現的明顯差異,兩岸使用的中文辭彙差異相信有一日將比英美英文辭彙差異大的多。

再不用說對同一事件,兩岸人民很少有共通的情感。比如劉翔拿奧運田徑金牌,大陸人民會感到無比驕傲,但臺灣人民會毫無感覺。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拿勝投,臺灣人會感到歡樂無比,但大陸人會問說他是誰?

更何況對同一件政治事件,如1995年李登輝訪美兩岸人民甚至會出現相反的感覺。在對傳統文化的保留上,兩岸也出現極大的歧異,大陸由於出現破四舊立四新等運動,對傳統文化不友善對待,這也是兩岸出現分化的原因。

如在臺灣民間信仰裡,臺灣的佛教、道教都可追根溯源到大陸。例如臺灣的媽祖信仰皆可溯源到福建莆田湄洲;三山國王信仰則可追溯到廣東潮州。但由於文革破壞,造成大量廟宇損毀,現有湄洲媽祖祖廟以及廣東三山國王祖廟皆經歷文革浩劫,同樣遭到神像搗毀、建築遭破壞、祭祀儀式被迫中止、神職人員被批鬥等宗教迫害。

雖於改革開放後得到臺灣各廟宇捐助修復,但已失去一脈相承統的情感。且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提倡唯物主義和無神論,不鼓勵宗教行為,在臺灣常見的進香以及繞境等民間宗教活動在中國完全消失,這些原本屬於傳統中國生活中的一部分反而在臺灣深化,在臺灣人的眼中,現在中國所謂的宗教儀 式以及傳統活動,表演的意義遠大於實際的意義。
在臺灣這些所謂的傳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又加上黨對宗教採取嚴格管制,黨組織深入宗教團體,因此在中國常出現違反宗教精神的神職人員,於是在中國神職人員成為鬧劇:道士不像道士,和尚不像和尚。如河南嵩山少 林寺住持釋永信,有『少林寺CEO』的稱號,將少林寺沾染了商業氣息,讓佛門重地失去了莊嚴。相反的臺灣則是個明顯的對比,在臺灣對於民間宗教與傳統文化的態度與中國決然不同。

在臺灣所有城鎮,都是以當地信仰廟宇為中心發展而成,廟宇在農村提供公眾集會的場所,舉辦各類活動,有時甚至廟宇成為了各種小吃的集散地,發展成夜市。在臺灣祭拜神明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當然其他宗教或是無信仰者是例外),人民遇到各種難解決的問題時都會去寺廟求問神明,以現在的眼光來說也許不科學、是迷信,但人們還是習慣遵從祖先們方式試著去祈求神明保佑。

你可以在月下老人前看到眾多善男信女在求姻緣,也可以望見考生們希望文昌帝君能保佑他們考試順利,而婦女們則是希望註生娘娘賜予夫妻一個健康的寶寶,這一切在臺灣的廟宇無時不刻的都可以見到,人民虔誠的向神明訴說他們的問題與希望,更多的是向神明的感恩。於是在傳統文化的保存上,中國讓臺灣人徹底失望了,加上分治後雙方文化各自發展,讓臺灣人感受到自己與中國明顯的不同。

臺灣人認為他們是生活在現代中華文化下的人,他們喜歡中華文化,也認同中華文化。但我們要分清楚是,臺灣人認同的中華文化並不等於現在在中國的中國文化。

4.  中國在世界上的名聲
中國把中國這塊招牌給弄臭了。雖當今中國聲稱已恢復大國榮耀,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但由於國家價值觀明顯與大部分國家相異,且社會瀰漫著物質主義,導致人民精神信仰空洞與社會道德崩潰,讓外人見到中國發生的各種社會事件,只能用『驚人』來形容。

先前在廣東佛山,一輛貨車壓 倒一位兩歲的小女童王悅後肇事逃逸,這已經讓人心痛。但驚人的 是,隨後經過的十八位路人,卻視而不見不願伸出援手,從重傷的女童旁走過,爾後又一輛貨車同樣輾過後逃跑,最後才由一位社會底層的拾荒者伸出援手,但早已過了黃金急救時間,女童在醫院離開了人世。

這絕對不是個案,各種道德淪喪德的事情在中國早已層出不窮,如包二奶,公器私用、扶摔倒老人被告。還有地溝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等眾多食品安全問題,相信你已經充耳不聞了。

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後蓬勃發展,已經是全球不可忽視的力量。除了令人稱羨的經濟層面外,卻沒有相對應完善的社會制度,以及令人嚮往的文化與價值觀,於是當今的中國卻在精神文明的建設上迷失了方向。

沒人把路口的紅綠燈當真,排隊是奢望而插隊是常態,在公共場合不顧他人大聲喧譁。『八榮八恥』成了空話,自私自利成為標準。做事情爭先恐後,似乎慢一秒就是吃虧成為了中國人的標籤,諸如此類的負面印象不勝枚舉。當然中國還是有人堅持文明生活的,但是在廣大的同胞踐踏下,中國人的形象一瀉千里一去不返。

在國家的形象方面,不同的價值觀體系下的外人對中國充滿了不明白與不諒解。不瞭解為什麼中國要在西藏新疆的實施如此強硬的政策;搞不清為什麼北京能見度都已經不到100公尺了,都還只說是『輕微污染』;對中國為什麼用『墮胎』這種殺人的方式來控制人口感到恐懼;對為什麼關閉北京農民工子弟小學,讓三萬兒童輟學,另一邊卻投入十億人民幣執行希望工程援助非洲教育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死於汶川地震的小學生名字是國家機密。不明白有幾千萬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下,但國家卻鋪天蓋地舉辦各種鋪張浪費的活動。不瞭解溫州動車追尾事件後,中國的決策不是停駛高鐵好好調查出事原因,而是就地拆解、掩埋車廂。太多太多對中國不明白,於是中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國的光輝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些對臺灣人來說,距離還太遠。但隨著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後,創造了臺灣一般百姓與大陸人直接接觸的機會,於是隨著臺北故宮博物院變成了吵鬧的夜市;大陸旅客無視禁煙的標示在禁煙區吸煙;甚至在臺灣著名景點野柳女王頭上,刻上簡體字的『中國常州趙根 大』紀念到此一遊;為了搶奪阿里山小火車座位,兩團大陸旅行團在車站月臺大打出手。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直接影響了臺灣人對『中國』的印象。

所以臺灣人降低對『中國』的認同,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中國自己把中國這塊招牌給砸了。

5.  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與其說臺灣人認同臺灣,不如說他認同的是臺灣的生活 --- 一個民主制度與公民社會融合在一起的日常生活。

他所受的教育,是教他如何成為一個公民,而不是有老師教導他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們用鮮血染 紅的』。孩子本該快快樂樂的學習,不該有這些沉重的包袱。在他懂事後,也不必唸著連他都不相信的政治課本。 他畢業後,可以在全台找工作,想住哪就住哪,不必在自己的國家裡遷移還需要辦理個暫住證。

遷戶籍對他來說就像是便利商 店買個東西一樣簡單,因為戶籍對他的影響,只在地方選舉時,選票上有著不同的候選人而已,甚至他的大學入學考試,也不會因為他的戶口,而降低他錄取重點學校的機會。他即使生病了,也不會有沉重的經濟負擔,因為他知道臺灣的全民健保可以幫他分憂。

他可能不知道全球前兩百名的醫院,臺灣就佔了十四間,僅次於美國與德國。他只知道他不必對醫生包額外的紅包,只需負擔非常低的金額,就能享受如此高質量的醫療。他的政府大樓,大門永遠是敞開的,門口的警衛見到你只會笑咪咪地問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而不是先查驗你的證件。

他去辦理一個手續,志願者首先會遞上一杯熱茶,指引著他去抽號碼牌,之後他就可以坐在沙發上悠閒著看報紙,沒有人會插隊。輪到他時,公務員也不會板著臉為你服務,而是貼心又迅速地完成你的需求。

他想出國遊玩,不必為了申請?檔而四處奔波,只需要輕鬆辦理護照就可以踏出國門。他也不必忍受繳了高額的費用,卻得到拒絕簽證的對待,因為他的護照可以在世界上百餘國暢行無阻。他也不必擔憂昨天發的博文,會不會因為言論過於激烈而被刪除,在臺灣他的言論自由受到保障。

他也不擔心買的房子七十年後會發生什麼事,因為是永久持有,他甚至可以把房子連同土地,傳給他的子子孫孫。他也不擔心房子會被強拆,因為法律會保護他的一切。若遇到冤屈,他可以找記者,也可以找民意代表將冤情訴諸大眾,而不是含淚吞恨。他在臺灣,雖然看到的都是不和諧的新聞,但他知道這些新聞會促進臺灣進步。

他更習慣看到新聞媒體對著政府的弊案窮追猛打,因為有盡責的媒體把關,人民更可以發揮選票的力量。 雖然他的食品含有塑化劑等毒物,但他的政府處理態度,讓他相信他以後絕對不會再吃到。他的政府官員,會因為被媒體批評官舍浪費太多電,向全民道歉,並且宣佈搬離官舍自費租屋,而不會聽到官員霸氣的向記者咆嘯說:『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因為他知道,他可以四年後把票投給另外一位候選人。他從小被媽媽教導對人要有禮貌,所以他習慣說對別人『謝謝』,當然對方也會很自然的回『不客氣』,『請』與『對不起』更常常掛在他嘴邊。

當他在捷運搭乘電扶梯時,他會自動的向右靠攏。他也習慣為了一件事情而排隊等待。他習慣生活在一個可以跟政府與社會溝通無礙的地方。他當對政府不滿時,他可以上街表達他的想法,政府也會和善的回應。他也學會了包容其他人的想法,雖然他不是同性戀,但每年的同性戀遊行,他也會去支持。他可以看他想看的書,不會看到刪節的版本。他可以出版他的著作,不會有人事先檢查。他可以自由的連上網站,不會看到 『Error404filenotfound』,當然搜索資料時也不會出現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他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

當然,我們絕對可以列舉出一堆臺灣社會的『不好』,如臺灣的民主還有很大的民粹成分,臺灣媒體的新聞質量有待加強,臺灣社會離西方的公民社會還有一段路要走等說不完的缺點。 但臺灣人很清楚,民主制度下的公民社會有自我調適的能力,我們都相信只要沒有外力刻意改變我們,臺灣社會會越來越好。所以與其說,臺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還不如說臺灣人不認同中國的生活,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臺灣的生活方式,並且深深愛上這樣的生活,這就是臺灣人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原因。
當然,他們也希望海峽對岸的人民也能跟他們過一樣好的生活。
說到這裡,是否解答了你心中的疑惑?

------------------------------------------------------------ END---

   看完了吧,靜下心去想想,撇開台灣的新聞媒體,踢開藍綠惡鬥立院打架,從更高的角度看台灣,我們自己思考,台灣的好在哪裡,每個人的答案一定都不一樣,但我們該想的是如何將這份好保持下去,別讓政治,操弄了台灣人美好善良的心。

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短暫的藝術】海邊的麥田圈,掌握當下的藝術

什麼!  海邊竟然出現麥田圈!   外星人又來劃地盤了嗎!!? 
   
    不,如果這麼想你就錯了!  這是藝術家 Tony Plant 20年間持續創作出獨特的海景藝術,他只用了一支耙子和一雙靈巧的手在退潮的沙灘上留下短暫的印記,創作這些幾何圖形的作品要花費數小時,只有攀上海邊的峭壁頂部,你才可以看見作品的全貌,但這美麗的圖騰很快就被潮水給沖刷掉。





    在沙灘上「耙」出令人驚嘆的圖案,過程中還得一邊跟時間賽跑,以免漲潮毀了這幅畫。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孤獨老人所以閒閒沒事,他是來自康沃爾紐基的 Tony Plant ,今年50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那究竟為甚麼 Tony Plant 要花那麼多時間在下一秒就會被沖刷掉的沙灘藝術?

Plant說:我熱愛這種跟自然風光互動的創作方式。我的作品基於不同地方帶給我的靈感。這是你在任何地方進行創作的首要條件。這麼長的時間裡,我自己是這些作品的唯一觀眾。我認為藝術是樸素的東西。它們是短暫的,作品存在的理由是為了讓它跟風景一樣時刻變化著。

達瑞斯將它解讀為: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要學著欣賞不同的世界,自己做為唯一的觀眾並不孤獨,因為這是他抓住時間角落的方式。  

而,你,用甚麼方法掌握當下的風景呢?
   
   若你想親身去欣賞這些傑作的話,請去位
在康沃爾海岸的 Watergate Bay、Bedruthan Steps 和
     the Great Western Beach 的沙灘上,並且站上附近山巔上,你將有擁有最好的視野與效果。

最後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創作的過程影片吧  (點右下角可全螢幕,音樂也很好聽!)





Tony Plant 的網站:http://www.tonyplant.co.uk/
圖片來源:London Media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FB搜尋工具】QSearch 幫你快速搜尋 Facebook 的塗鴉牆內容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好用工具是國內有一個小型團隊開發的「QSearch」,讓使用者能迅速搜尋自己 Facebook 塗鴉牆分享過的資料。目前 QSearch 除了 Chrome extension(擴充功能)版本,也有 Firefox Add-on(擴充套件),以及網頁版登入的 FB 應用程式

  明明記得自己幾個月前曾經在 Facebook 分享過一篇文章、貼過一段影片,卻怎樣也找不到嗎?在Facebook上找尋以前發過的文字、圖片等等資訊,是現在FB使用者的的困擾之一,因為FB沒有搜索欄可以搜尋自己塗鴉牆上的內容,除非你是用私人訊息發送。

    雖然 Facebook 改版後已經用 時間軸(Timeline)↓↓,按照年、月將你po過的文章整理,也許你一時興起想找去年情人節告白的圖片、找朋友偷罵人的文字等,但真要找起東西還是很不方便,而 Facebook 之前推出的 Graph Search 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朋友一多,想找些訊息真是大海撈針阿。

真是太感謝QSearch可以即時搜尋過往的文章內容,讓我們可以勾選想要搜尋的內容類型(文字、圖片、影片、地點等)直接搜尋,而且範圍不僅僅是自己的塗鴉牆,朋友和粉絲團的塗鴉牆內容也可以搜尋,真的非常方便,自己用看看吧。(不過做虧心事的時候請用代名詞,小心被朋友關鍵字搜尋喔 (._.)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肌膚保養】美肌5大關鍵,食補勝過醫美,身體必補10類營養素


    21世紀不管是女性或男性都開始注重保養,保養產業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像,可能不是美醜,而是妳身上最大的區塊「肌膚」,
從頭皮到腳跟的肌膚都是養顏美容最重要的課題。

維持美肌的5大關鍵,分別是美白、抗老抗皺、控油除痘、保濕與氣血紅潤,然而除了做好防曬外,保養終是要從體內做起,肌膚對抗各種的傷害,第一層就是防曬檔紫外線侵襲,第二層是日常保養與清潔,但回到根本,肌膚是身體健康的外在顯現,因此有好的內在才有好的外在,肌膚的體內保養可多從食物中獲取10類營養素,擁有亮麗肌膚不再遙不可及。
▲ 蘋果中富含蘋果多酚、維他命C等營養,
能有效抗氧化,幫助肌膚保持白皙亮麗。

   隨著年齡增長與紫外線照射,肌膚會逐漸產生細紋、暗斑、黑色素等,讓外表看起來越顯老態。除了防曬抵抗日光中紫外線對肌膚的威脅,適時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蘋果多酚、核酸、米蛋白、牛蒡菊糖、花青素、鐵、葉酸等,對維持亮麗肌膚都相當有幫助。但要如何補充,吃啥,哪類營養素又有哪些功用,分別如下:

美白:維生素C、蘋果多酚、作弊】
    要美白先了解黑色素的形成,黑色素其實是一種蛋白質,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它們存在於皮膚基底層的細胞中間,此時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色素,而是一種叫“黑色素原生物質”的物質,也叫做“色素母細胞”。色素母細胞分泌麥拉寧色素,當紫外線(B波、A波)照射到皮膚上(B波即UVB作用於皮膚基底層,而A波更厲害,作用於皮膚的真皮層),肌膚就會處於“自我防護”的狀態,藉由紫外線刺激麥拉寧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來保護我們的皮膚細胞。酪氨酸酶與血液中的酪氨酸反應,生成一種叫“多巴”的物質。多巴其實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經酪氨酸氧化而成,釋放出黑色素。黑色素又經由細胞代謝的層層移動,到了肌膚表皮層形成雀斑、曬斑、黑斑等形狀!

    由於黑色素形成大多為氧化反應,維生素C、蘋果多酚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預防因氧化而生成的黑色素;維生素C還能增加毛細血管的緊密性,促進血紅素生長,修復損傷的組織,讓營養輸送到肌膚各處,創造白裡透紅的好膚質。大部份水果如橘子、柳丁、檸檬等,內含豐富的維生素C。據康乃爾大學研究發現,100克新鮮蘋果所含的抗氧化能力,相當於1500mg的維生素C,而蘋果多酚主要存在蘋果皮中,因此想要攝取較多的蘋果多酚,最好要將皮洗淨,連皮一起吃 (打太多蠟的就算了)。
或者作弊戴上它→   你就美白完成了 ˊoˋ

抗老抗皺:核酸、米蛋白】
    皮膚老化和皺紋的形成是非常複雜的過程,牽涉了無數生理現象。 老化的成因多如繁星, 美容保養品或許可以去除部分老化的原因,但還是無法阻止老化的進行, 我們不能寄望保養品能夠將所有老化的原因一網打盡。 外在因素 ( 日曬、污染、自由基傷害、抽煙 ), 和內在因素 ( 細胞自然死亡、自然老化、荷爾蒙減少、免疫力降低 ),內外雙管齊下之下,皮膚必然會失去年輕。

    不過核酸具有防皺與修復肌膚的作用,多攝取有助於重返光滑、豐潤有彈性的肌感。富含核酸的代表食材有動物肝臟、牡蠣、蘑菇、木耳等。若怕膽固醇過多,可多吃植物類的蘑菇與木耳。而米蛋白是白米優質獨特的營養成分,能修護與重建表皮,幫助細胞吸收更多充足的水分,具保濕作用。攝取足量米蛋白,能使肌膚保持濕潤,預防皺紋生成。許多靠禁食減肥的女性,也是缺乏米蛋白營養,讓皮膚略顯老態。記得,這邊是講食物攝取,不要購買一些看起來像專業名詞的保養品多花錢,不划算。

控油除痘:維生素A、B群】
    由營養的角度來看,維生素A能幫助控制皮膚的皮脂腺分泌,有助於減輕表皮細胞脫落與角化的作用;還可促使上皮細胞增生,加速新陳代謝作用,預防青春痘。如花椰菜、胡蘿蔔、南瓜等都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則可促進消化、維生素B2可防止脂漏性皮膚炎發生、維生素B6有助抑制皮脂分泌油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可有效淨痘控油。全穀類、深綠色蔬菜中,富含維生素B群。

由平常角度來看,妳臉沒洗乾淨啦!!!
保養角度來看,因為你的肌膚保濕保水度不夠,身體才要產生多餘的油脂來保護肌膚。

滋潤保濕:維生素A~Z、玻尿酸、牛蒡菊糖、花青素、喝好水】
    保濕是肌膚問題中最好修復的,基本上ABCE等等營養素都有調整保濕的作用,但常聽到的玻尿酸是皮膚和其它組織中廣泛存在的天然生物分子,具有極好的保濕作用,被國際上稱為理想的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MolsturlZlngFactor,NMF)。它是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能用於化妝品的保濕性能最好的物質。
 
    而少聽到的有牛蒡中含的牛蒡菊糖,它有助調節女性荷爾蒙的作用,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滋養肌膚,營造亮眼潤感肌。而葡萄、桑葚中的花青素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也有助膠原蛋白進行結構重建的工程,恢復肌膚彈性。但水是人體最重要也最多的成分,你喝水不夠、缺水、喝到不好的水前面在怎麼補充都沒用的,怎麼喝好水呢先從這篇看起喝對水好重要-1

氣血紅潤:鐵、葉酸】
    想要真正蘋果肌嗎,不是拿腮紅圖兩圈就可以偽裝的,若你體內血液循環不良,甚至靜脈屈張,就患有臉色蒼白或暗沉兩種情況。而鐵質、葉酸皆有助身體製造血紅素,當血紅素充足時,血液循環順暢且良好,氣色才能紅潤有光澤,趕走暗黃的晦氣。可從瘦肉(牛肉更好)、菠菜、紅豆、海帶等,獲取鐵質,而深綠色蔬菜、新鮮水果中也富含葉酸,可多多益善。

   在古代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谷」,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其粗纖維物質豐富,臨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能行氣補血,非常適合心血管系統的調整,且讓你冬天手腳不在寒冷,真是一豆好多鳥阿。

              蘋果肌是這種↓↓↓                                                         不是這種喔 ↓↓↓↓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圓桌拼圖】敲碎框架缺片的拼圖也可以創造另一種美

    花了無數時間和眼力,最後成功完成一個拼圖,尤其是幾千張拼圖起跳的,那種成就感真的是無可比擬,但是有時是到最後實在心力交瘁氣力放盡,尤其是拚好了99%,卻總是有一兩塊拼圖不見整個殘念....

當看著一幅清明上河圖中間的小橋不見時,除了悲劇以外也已經失去拼圖的樂趣時,那些還散落一旁,其他福甚至同一幅的拼圖該怎麼辦呢?這時總有櫻櫻美代子的設計師會跳出來,將看似殘缺的世界重新捏塑成藝術品。

    最近有位英國傢俱設計師 Rupert McKelvie 將殘缺的拼圖想了個新生的方法,他把這些拼圖的一片片碎片給通通"黏"在一起,最後變成了一張桌子!!!


這位傢俱設計師 Rupert McKelvie在去年買了一個5000片的拼圖回來挑戰,但是拚到最後他發現他弄丟了好幾片拼圖,導致這變成一個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使這位設計師一度沮喪到不行,不過最後,當他盯著撒滿地的拼圖的時候,他決定打破常規框架,把這些拼圖給「拼」出另外一種成果,最後將那永遠不完整的5000片拼圖所拼成,一張高60公分的精美拼圖桌。

他一定是想告訴我們,生活無處不設計,敲破框架皆新生,看來他也玩上癮,檯燈柱都出現了 +_+

更多的設計歡迎參觀 Rupert McKelvie 的部落格
(圖片來源Rupert McKelvie 的部落格)


Twitter Plurk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Web Hosting Blue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