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大家對「滑鼠手」這個名詞絕對不陌生,甚至正在使用電腦的你可能就有這個困擾;滑鼠手,顧名思義,就是經常使用電腦滑鼠的人會產生的症狀,也算一種職業病吧,而在醫學上正確的名稱其實是「腕隧道症候群」,但這症狀是怎樣產生的呢?
我們的手之所以能做靈巧的動作是因為有神經和肌肉的支配,手部主要有三條神經的支配: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手腕是由八塊骨頭形成的複雜關節群,而正中神經通過手腕的部分正好是腕骨與橫腕韌帶所形成的隧道空腔,一旦作姿勢錯誤造成手腕上抬的角度持續太久,可能就會影響到手腕骨頭的排列,或橫腕韌帶受力負荷太大而增生變厚,以致於隧道空腔口徑變小,擠壓到正中神經,於是產生手指無力、麻木及刺痛感的症狀,這就是「腕隧道症候群」,時尚名稱就叫「滑鼠手」。
滑鼠手這症狀不只容易出現在經常使用滑鼠的人,包括喜歡跪在地上擦地板的家庭主婦,以及理髮師、按摩師都是危險族群。只要某一時間內、同一不正確的姿勢持續太久,手掌就會產生麻痺的現象,尤其是大拇指內側、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橈側會有持續性麻痺的感覺。
何謂使用姿勢不正確?原本手掌與手臂應該要是一直線接近水平的自然角度來工作。但如果手掌上抬的角度太大,或是相對於呈水平的手掌而言,前臂的上抬角度太大,就會對手腕韌帶產生比較大的負荷,而引起緊繃、痠痛、麻痺的症狀,這就是不正確的姿勢。
但現在上班族不可能不使用電腦、滑鼠。那要如何降低自己得到滑鼠手的機率?請注意,使用電腦的時候最好肩膀要放鬆,千萬別聳肩,手肘約成直角90度,使手臂、手掌可以保持接近水平的180度,就是理想又正確的姿勢。所以鍵盤或滑鼠的位置與高度就是避免得到滑鼠手的關鍵因素。
避免滑鼠手,請把握兩個原則:
1. 手掌上抬角度避免太大,儘量保持接近水平的自然角度。
2....